全国服务热线:
18665131565
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电容器,主要由铝圆筒作为负极,内部装有液体电解质,插入一片弯曲的铝带作为正极制成1。其基本结构包括两个导电电极,阳极由经过特殊处理的铝箔构成,阴极由导电液体——电解液构成。阳极铝箔经过电化学腐蚀处理,显著增大其表面积,从而增加电容的容量23。
铝电解电容的工作原理基于铝箔电极与电解液之间的化学反应。电解液通常是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溶液,如硫酸,它在正电极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铝,同时在负电极表面形成氢气。氢气被氧化成水并释放电子,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回正电极,这个过程称为极化。极化后的铝箔与电解液之间形成一层氧化铝介电膜,起到隔离正负电极的作用,从而形成电容3。
铝电解电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引线型铝电解电容:具有引线结构,适用于各种电路。
牛角型铝电解电容:外形类似牛角,常用于电源滤波。
螺栓式铝电解电容:结构紧凑,适用于高压和大电流场合。
固态铝电解电容:使用固体电解质,适用于高温环境。
液态铝电解电容:内部填充液体电解质,适用于需要大容量的场合。
固液混合铝电解电容:结合固体和液体电解质的优点,适用于高性能要求的环境。
➤固态铝电解电容
其中,贴片型固态导电高分子电容是常见的一种类型。
导针型固态导电高分子电容
导针型固态导电高分子电容是另一种常见的类型。
铝叠层固态导电高分子电容
铝叠层固态导电高分子电容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液态铝电解电容
液态铝电解电容,一种常见的电容类型,包括贴片型铝电解电容。
导针型铝电解电容
导针型铝电解电容,是液态铝电解电容的一种变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能。
牛角型铝电解电容
牛角型铝电解电容,作为铝电解电容的另一种形态,同样展现出其特有的构造与特性。
螺栓型铝电解电容
螺栓型铝电解电容,其设计独特,结构紧凑,同样具备铝电解电容的经典特性。
➤固液混合铝电解电容
这款电容结合了固液混合技术的精华,呈现出贴片型的设计,同时融入了导电高分子材料,为其增添了独特性能。
导针型混合导电高分子电容
这款电容采用了导针型设计,并结合了混合导电高分子材料,为其带来了出色的电气性能。
铝电解电容的核心构造包括两个导电电极,它们被绝缘层巧妙地隔开。其中,一个电极,即阳极,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铝箔构成,其表面积显著扩大。而在这之上,一层铝氧化层(AL2O3)作为绝缘层得以形成。与其他类型的电容不同,铝电解电容的负极,也就是阴极,是由导电液体——电解液构成。
此外,还有一个阴极箔,其表面积同样经过优化设计,以促进电流向电解液的传递。阳极铝箔则采用高纯度材料,并经过电化学腐蚀处理,从而极大地增大了其有效表面积(增幅可达200倍),进而实现了电容的高容量。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腐蚀过程的方式和程度,都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精细调整。
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所需原材料包括阳极箔、阴极箔、电解纸、电解液、导箔、胶带、盖板、铝壳、套管和垫片等。其生产工序涵盖了切割、卷绕、含浸、装配、老化、封口、印刷、套管、测量、包装以及检验等多个环节。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流程及关键工艺。
● 高稳定性
固态铝电解电容在高温环境下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其电解质容量不易受温度变化影响,确保在高热操作环境下仍能保持高导电性能。相较于液态电解电容,固态电容在高温环境中能正常工作,电容量变化控制在15%以内,明显占据优势。同时,其电容量与工作电压基本无关,从而在电压波动环境中保持稳定,进一步提升主板性能。
● 寿命长
工作温度对电解电容寿命影响显著,而固态电解电容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在85°C的工作环境下,其使用寿命长达5万小时(约7年),远超液态电容的8,000小时(约9年)。此外,固态电容的安全性能也更为出色,其在高热环境下不会像液态电解质那样蒸发膨胀或“爆浆”,确保了使用的安全性。
● 低ESR和高额定纹波电流
ESR(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是电容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电容充放电的速度。固态铝电解电容具有极低的ESR,这一特性在高频电路中优势更为明显。其低ESR特性使得微处理器供电电路的退藕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能有效吸收电路中电源线间产生的高幅值电压,防止对系统的干扰。
目前,CPU的功耗极为巨大,主频已远超1GHz,同时其峰值电流高达80A甚至更多,使得输出滤波电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几乎达到了其工作的临界点。此外,CPU的工作模式多种多样,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工作模式的转换之中。在CPU由低功耗状态转向全负荷状态的过程中,由于这种切换通常在瞬间完成(一般小于5毫秒),因此所需的大量能量都依赖于CPU供电电路中的电容。此时,固态电容的高速充放电特性便能发挥关键作用,确保在瞬间能够输出高峰值电流,从而为CPU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保障其正常工作。
铝电解电容的失效模式
铝电解电容器,其正极由高纯铝构成,电介质则是金属表面形成的三氧化二铝膜,而负极则是黏稠状的电解液,其工作原理类似于一个电解槽。然而,这种电容器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面临多种失效模式,包括漏液、爆炸、开路、击穿以及电参数恶化等。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失效模式及其背后的机理。
(1)漏液问题
铝电解电容器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作电解液泄漏,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由于工作电解液略带酸性,一旦泄漏,便会严重污染和腐蚀电容器周边的其他元器件和印刷电路板。同时,电解容器内部的工作电解液逐渐干涸也会影响其性能,导致电容器击穿或电参数恶化。漏液的主要原因通常与密封不佳有关,可能是橡胶塞老化、龟裂,或是机械密封工艺存在问题。因此,优化密封结构和材料,以及改进密封工艺,对于减少漏液现象至关重要。
(2)爆炸风险
铝电解电容器在工作时,如果承受的交流电压成分过大,或者其氧化膜介质存在较多缺陷,又或是存在氯根、硫酸根等有害阴离子,都可能导致漏电流增大。这将加速电解作用的进行,产生更多气体。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漏电流和壳内气体量都会进一步增加,可能导致电容器金属壳内外的气压差值增大。如果产品密封不佳,将导致漏液;而如果密封良好但缺乏防爆措施,则可能引发电容器爆炸。因此,采用防爆外壳结构,如增加金属外壳上的褶缝,以降低气压并减少爆炸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过度加载电压、对电容进行急速充放电或施加反向电压等操作,也可能导致电容爆炸。
(3)开路问题
接下来,我们还将探讨铝电解电容器的另一种失效模式——开路。
铝电解电容器在高温或潮热环境下长期工作,阳极引出箔片可能遭受电化学腐蚀而断裂,导致开路失效。对于高压大容量电容器,这种失效模式尤为常见。此外,阳极引出箔片与阳极箔铆接后若未经充分平整,接触不良也会引发间歇开路。机械应力过载同样可能导致电容开路。
(4)击穿
铝电解电容器的击穿通常是由于阳极氧化铝介质膜破裂,使得电解液与阳极直接接触。这可能是由于材料、工艺或环境条件导致的氧化铝膜局部损伤。尽管工作电解液中的氧离子能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在损伤部位重新形成氧化膜进行修复,但若存在杂质离子或其他缺陷,修复可能不完整,留下微孔甚至穿透孔,进而导致击穿。随着使用和储存时间的增长,电解液中溶剂的消耗和挥发会使溶液酸值上升,对氧化膜层产生腐蚀作用。同时,电解液的老化和干涸会丧失自愈能力,一旦氧化膜损坏,电容器便可能击穿。工艺缺陷,如铆接不良导致的引出箔条毛剌刺伤氧化膜,也会引发漏电流增大和局部过热,进而导致热击穿。此外,过温、过纹波电流或过机械应力都可能加速电容的击穿失效。
(5)电参数恶化
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参数恶化主要表现为电容量下降与损耗增大。这可能是由于阳极氧化铝介质膜的逐渐破损、电解液的干涸以及电容内部结构的变化所致。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这些因素会逐渐累积,导致电容性能的下降。
铝电解电容器的电容量在初期会逐渐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工作电解液在负荷过程中不断修补并增厚阳极氧化膜所引起的。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解液逐渐耗损,溶液变得浓稠,导致电阻率上升和等效串联电阻增大,进而使得电容器损耗明显增加。同时,黏度增大的电解液难以充分接触到经腐蚀处理的凹凸不平铝箔表面上的氧化膜层,从而减小了铝电解电容器的极板有效面积,导致电容量急剧下降。此外,低温下工作电解液黏度过大也会造成损耗和电容量的大幅下降。其他因素,如过温、过纹波电流等,也可能导致电容量下降与损耗增大。
另外,铝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增加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工艺水平低、氧化膜损伤、工作电解液配方不佳、原材料纯度不高以及电解液的化学和电化学性质不稳定等因素所导致的。特别是铝箔中的金属杂质,它们会显著增加铝电解电容器的漏电流,从而缩短其使用寿命。此外,过压等使用条件也可能导致电容器的漏电流增加。
➤ 电路设计
在设计和使用铝电解电容器时,必须确保其处于额定性能范围内,并避免以下不当使用条件:
(1)高温环境:确保工作温度不超过电容器最高使用温度;
(2)过流情况:电流不得超过电容器额定纹波电流;
(3)过压状态:电压不得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
(4)电压极性错误:避免施加反向电压或交流电压;
(5)反复充放电:不适用于反复急剧充放电的电路。
此外,在电路设计时,应选择与机器寿命相匹配的电容器,并确保电容器外壳、辅助引出端子与正负极及电路板间的完全隔离。对于有特殊绝缘要求的部位,应避免使用绝缘性能无法保证的电容器套管。同时,还需注意避免在以下环境中使用电容器:直接与水、盐水、油类接触或结露的环境;充满有害气体(如硫化物、H2SOHNOCl氨水等)的环境;暴露在日照、O紫外线和放射性物质下的环境;以及振动和冲击条件超过规定范围的恶劣环境。
在安装电容器时,需确保正负极间距与线路板孔距相吻合,并保证电容器防爆阀上方有足够的空间,避免配线和其他元件的干扰。此外,还需注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对电性能的影响,以及双面印刷板上电容器的安装位置,避免多余的基板孔和过孔。在串联或并联多个电容器时,需确保电流和电压的均衡分配。
➤ 元件安装
安装铝电解电容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为了安全有效地对铝电解电容器进行点检和电气性能测定,需要遵循一系列操作规范。在测定过程中,除了卸下的电容器,其他正在使用的电容器必须谨慎处理。当电容器产生再生电压时,必须通过约1KΩ的电阻进行放电,以确保安全。长期保存的电容器,则需进行加压处理,以维持其性能。
安装前,务必确认电容器的规格(如静电容量和额定电压)及极性,以确保正确安装。同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电容器掉到地上或受到其他物体的碰撞。变形的电容器绝对不能安装使用。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电容器正、负极间距与电路板孔距完全吻合,避免产生机械应力。
焊接时,需注意不要将焊锡附着在端子以外的地方,并严格按照焊接条件(温度、时间、次数)进行操作。同时,要确保电容器本身不浸入焊锡溶液中,且焊接时其他产品不会倒下碰到电容器。焊接完成后,应检查是否产生了倾倒、扭转等机械应力,确保电容器安全稳固。
对于有必要洗净的电容器,必须在产品规格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洗净时,需严格管理洗净剂的质量,并确保洗净后能彻底干燥,不残留任何洗净液成分。同时,要避免使用含卤素的固定剂和树脂涂层剂,以确保电容器的性能稳定。
总之,遵循这些操作规范,可以确保铝电解电容器的安全、有效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 组装使用
在组装过程中,务必确保电容器的端子间不直接接触,同时要防止导体物质导致正负极短路。此外,还需仔细确认所安装电容器所处的环境,避免与水、油污接触,以及暴露在日光、O紫外线和放射线下。同时,要确保电容器不处于充满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如硫化氢、亚硫酸、亚硝酸、氨水、Cl2等。另外,震动和冲击也必须控制在样本或规格说明中规定的范围内。
➤ 保守点检
对于工厂企业使用的电容器,定期点检是必不可少的。点检项目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和电性能测试,以确保电容器的安全、有效使用。
➤ 意外情况处理
在组装使用过程中,如遇到电容器防爆阀打开的情况,应立即切断组装主电源或拔下电源线插头。同时,要注意防范因防爆阀动作而喷出的高温气体,皮肤不要接近。若气体不慎进入眼睛,应立即用清水清洗。此外,电解液溅到皮肤上时,需用肥皂进行清洗,切不可品尝。
➤ 熏蒸处理
当组装电容器的电子产品需要出口到海外时,会采用溴化钾等卤化物进行熏蒸处理。但需注意,此方法可能引发卤素离子腐蚀反应,因此操作时必须小心谨慎。熏蒸液不得直接接触电子产品,且需进行充分的干燥处理。若估计有熏蒸液附着或干燥不充分的情况,应先确认安全性。
➤ 储存条件
电容器应储存在温度为5~30℃,湿度为75%以下的室内环境中。同时,要避免保存在组装使用中禁用的环境下。
➤ 专业实验室
电容器在专业实验室中,应确保其环境条件满足要求,以保障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这包括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范围,以及避免潜在的有害物质和环境污染。同时,实验室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以确保在操作过程中遵循正确的程序和安全规范。
Foxconn电子零组件实验室拥有100多名资深工程师,自2014年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证以来,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赢得了APPLE、HUAWEI、HP、DELL、LENOVO等众多国际知名客户的信赖。实验室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检测、分析和验证服务,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